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概念[1][2]。这两个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翻译学家施莱尔马赫的著名表述,他提出翻译要么尽可能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要么尽可能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去接近作者[1]。
归化(domestication)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恪守本民族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土语表达方式,使得目标语读者对外来文本的陌生度降到最低。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2]。
异化(foreignization)指的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源语文化为归宿[2]。
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影响在翻译领域十分广泛。归化翻译注重翻译效果,强调读者反应,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和口味。异化翻译则更加注重保持原文的风格和文化特色,使译文更贴近原作。这两种翻译策略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时也会相互结合,互为补充[4]。
总的来说,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的起源与影响使得翻译工作者在处理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问题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为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归化与异化之争,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 [2]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 [3] 归化与异化之争的发展与变化,2017,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068884d69abb58b0f5e4099334daafb0 [4]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起源与发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28/521204401400213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