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共有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4.22亿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2%,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已经恢复至60.7%。国庆期间国内旅游收入为2872.1亿元,同比减少了26.2%,但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受疫情影响,本地游和周边游仍然是大多数居民的首选,选择跨省游和省内跨市游的游客比例分别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和9.5个百分点。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和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前三位,分别达到23.8%、22.6%和16.8%。
然而,国庆假期旅游人数扎堆的现象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交通拥堵。根据预测,国庆假期第一天的高速拥堵峰值通常出现在10:00-11:00之间,这也是整个假期高速拥堵的最高峰。为了实现旅游的“高质量”,我们需要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例如,加强交通组织和引导,提前做好交通预警,合理安排停车场的使用,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等。同时,可以通过引导游客错峰出行,避免高峰时段集中涌入景区,从而减少交通压力。
其次,景区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这包括加强景区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服务,提升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解说服务等。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游客可以更好地享受旅游过程,提升旅游的“高质量”。
此外,游客自身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实现旅游的“高质量”。例如,提前规划行程,避免拥挤的景区和高峰时段;选择小众景点或者深度游,体验更为独特的旅行方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环境,保持良好的游客行为等。通过合理安排行程和积极配合景区管理,游客可以更好地享受旅游的乐趣,实现旅游的“高质量”。
总而言之,要实现旅游的“高质量”,需要景区管理部门、游客自身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交通组织和管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以及游客自身的合理安排和行为规范,我们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有趣的旅游环境。让我们在国庆假期中,共同探索旅游的“高质量”。